今年以來,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直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問題整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研究明確具體整改意見,進一步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全面提升全縣鄉村振興工作質效,堅決打贏鄉村振興“翻身仗”,就此記者采訪了玉樹州雜多縣委書記劉中。
記者:請您結合實際談談面對考核評估反饋問題整改這份政治“答卷”,雜多縣在深入查擺問題,扎實開展整改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劉中:有效銜接整改工作開展以來,雜多全面落實省委“一書一單一承諾”整改工作要求,及時成立以黨政主要領導為雙組長的有效銜接整改領導小組,下設33個專項整改專班,全面推行“一日一推進、一周一調度、一月一小結”的整改工作機制;落實下管一級要求,推動形成“提級調度指揮”“三走遍、兩深入”“縣委常委包鄉、縣級領導聯村”的整改工作格局,全面壓實黨政“一把手”第一責任、分管負責同志主抓責任、行業部門和鄉村兩級具體責任,以扎實舉措推動整改工作走深走實。目前,我縣認領的23條問題已全部整改完畢,整改率100%。
記者:整改工作開展以來取得了哪些成績和經驗?
劉中:我縣全面聚焦短板弱項,逐條逐項抓好整改,全力破解發展難題,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動力基礎。一是夯基礎兜牢幫扶底線。從嚴動態監測幫扶,嚴格落實“2411”防返貧動態監測機制,目前,164戶705人已納入監測范圍,動態清零61戶262人。緊盯監測對象監測、幫扶、風險消除等重點環節,堅持一戶一策,加大開發式幫扶和兜底保障力度,強化幫扶政策供給,做到早發現、早預防,全力消除返貧致貧風險,確保村村過硬、戶戶過硬。二是強產業厚植增收動能。樹牢聯農帶農的鮮明工作導向,統籌運用農牧民文化技能培訓學校、幫扶車間等,培育多個致富帶頭人,綜合打造15個富民產業,千方百計為脫貧人口增收。高標準建設4個千頭牦?;?、2個千羊基地、2個千畝飼草料種植基地和1個千頭牦牛良種繁育基地。今年上半年,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207元,同比增長11.3%,脫貧人口前三季度人均純收入17061元,增速為23.1%,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3年脫貧人口收入增速能實現“兩個高于”目標任務。三是興項目用好銜接資金。在鄉村振興銜接資金怎么用上出實招,避免同質化、小弱散。圍繞支柱產業、特色產業、人畜飲水、基建設施等方面規劃投入項目資金,截至目前,共下達銜接資金14115萬元,安排項目34項,開工率達100%。四是促發展建設美麗鄉村。編制完成12個行政村規劃,整合資金3272萬元推進3個示范村、2個高原美麗鄉村建設;全面開展農牧區“三清、三改、治七亂”專項行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面積達99.5萬畝(約6.63萬公頃);抓實組織人才建設、鄉村綜合治理、鄉村文明培育、人居環境整治,“軟硬兼施”建設高原宜居和美鄉村。
記者:請您談談下一步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思路和打算。
劉中: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省委、州委關于鄉村振興工作部署上來,以主題教育為契機,從提高政治判斷力、領悟力和執行力的高度,以對雜多、對干部群眾負責的態度,增強“搶抓機遇、實干為要”的本領擔當,全力開展好“百日攻堅”行動,統籌推進脫貧群眾增收、資金支出有序、產業項目提效、鄉村治理有效,以鐵腕抓擔當、重拳推落實的實際行動,做到守土知責、有責、盡責,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提質增效,堅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打贏打好“翻身仗”,向省委、州委和7.6萬群眾交一份合格答卷。